9月9号那天,台湾岛内简直是炸了锅。一件事,就一件事,一架从台湾本岛飞金门的医疗专机,快到地方了,抬头一看,嚯,解放军的歼-10和“飞豹”居然在旁边“护航”。
这事儿可不是什么空中偶遇,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种。这里头的水深着呢,深到岛内的那些高层一时半会儿都摸不着北,媒体那边更是乱成一团,报道都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切入了。解放军这次玩得很大,不是以前那种远远地绕一圈,让你雷达上看到个光点就算了,这次是直接冲进了台军自己画的那个所谓“金门空域”,近到什么程度?近到飞行员用肉眼就能看清楚对方是什么型号。
岛内媒体的反应倒是快,马上就开始嚷嚷,拼命想把这事儿描绘成大陆“反应过度”,说你看我们就是一架开了ADS-B信号的民用小飞机,你们至于这么大阵仗吗?但他们就是不提,或者说不敢提最核心的问题。
这架安捷航空的P2012螺旋桨飞机,它怪就怪在“不正常”上。
你想啊,它不是固定航班,航线也是临时的,而且飞行的方向直愣愣地就朝着大陆这边来。这些特征凑在一起,在雷达屏幕上,它就是一个闪烁着“可疑”信号的目标,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空防体系,都必须搞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。在今天,谁还敢百分之百相信那个民用的ADS-B信号?太天真了。难道忘了美军是怎么玩的吗?伪装成民航客机,派侦察机贴着我们沿海搞情报,2020年那架E8侦察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?差点就飞到广东脸上了。吃过一次亏,还能不长记性?
所以,为了防的就是这种花招,解放军早就有一套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流程了,专门针对这种不规律飞行的目标,那就是“靠近查证”。歼-10的出现,说白了,就跟警察在路上看见一辆形迹可疑的车,上去盘查一下一样,是再正常不过的专业操作,就是为了确保天上的安全,排除掉任何伪装的威胁。岛内媒体在那儿“大惊小怪”,无非是自己心里有鬼,想借题发挥,把水搅浑罢了。
真正让台湾方面从头凉到脚的,其实是解放军那种快到让人窒息的反应速度,和对这片空域绝对的掌控力。从雷达发现那个“不正常”的目标,到歼-10挂着弹升空,再到飞抵目标上空完成目视识别,整个过程,快到台军的预警系统好像睡着了一样,根本来不及给任何有效的反应。
后来岛内媒体自己都捅出来了,说事发那一刻,台军的空情指挥中心里面直接“乱了套”,一帮高层急得团团转,反复盘算,最后得出的结论是——别动,就当没看见。这种“静默处理”,跟他们之前天天挂在嘴边的“只要解放军进入12海里就开第一枪”的狠话比起来,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。这种外强中干,不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,承认自己不行吗?
更可笑的是什么呢?被“护送”的那个台湾飞行员,他自己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。飞机稳稳当当在金门降落了,他还是听别人说起,才知道自己刚刚跟解放军的战斗机来了次近距离伴飞。这说明什么?这说明从预警雷达,到指挥中心,再到最后的应对,台湾整个空防链条在那一刻,基本上就是瘫痪的,一片空白。
金门上空的这次事件,其实不是孤立的。你把它放到整个台海的大棋盘上看,就能发现,这只是解放军一步步拿回主导权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而已。这些年,台军从金门、马祖这些地方不断地撤兵,所谓的防线早就跟纸糊的差不多了,那个“固守待援”的策略,说实话,已经名存实亡。
先是海上。自从上次那个粗暴对待大陆渔船的恶性事件之后,大陆海警船就开始在厦金海域常态化地执法巡查了。一开始台湾的海巡船还想上来比划比划,结果呢?除了用喇叭喊话,什么也做不了,追都追不上。现在那片海域,谁说了算,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。
海上的优势还没消化完,天上的主动权也开始易手了。这次歼-10的行动,就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:这片天,我认为是我的,我就有能力、有决心来管。从海洋到天空,一张看不见的控制网,正在台海周边,一点点地、不可逆转地收紧。
说到底,这次来的歼-10和“飞豹”,也不是随便凑数的。一个快,负责当尖兵,嗖一下就到你脸上查个究竟;一个稳,负责在后面压阵,长时间挂着监控。这种新老搭配的组合拳,打得是又准又狠,说明协同作战已经玩得很溜了。更要命的是,部署这些战机的机场,离台湾本岛都不到一百公里,飞机上挂的霹雳-15导弹,射程超过两百公里。这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平时巡航的状态,和战时攻击的状态,几乎可以无缝切换,根本不给台湾留下什么反应的窗口期。
所以,这哪是什么“护送”,这分明就是一次实战背景下的“由训转战”演练。它用一个谁也无法反驳的事实告诉你:对于台海空域,解放军已经具备了“秒级响应”的能力。面对这种压倒性的实力差距,台当局能做的,除了继续炒作“大陆威胁论”,骗骗岛内民众,转移一下内部矛盾,还能干什么呢?
主动权,早就不在他们手上了。
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