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美团免单类话题冲上热搜榜首位,淘宝闪购发了500亿消费券,京东外卖也加大了补贴力度……这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达到新高度。
为拓展新业务,平台加大补贴,用低价和免费来争夺市场,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消费者来说,这已不算新鲜。刺激措施虽然不新鲜,但确实有效。美团单日高峰订单突破1亿单,饿了么突破8000万单,京东外卖仅上线4个月,就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单。
消费者享受到红利同时,服务消费潜力也得到了释放,补贴的刺激效应下,增量是有的,但我们也应从长远看这个问题,
首先,消费增量和潜力正在释放,平台大力补贴带来的巨大线上流量反哺了线下服务业,在全国多个城市撬动千亿级增量消费市场,单量增加,促进了消费和就业。三大平台都在扩充相关业务的人手,骑手岗位和收入也在增加,为此,平台还加大了防暑降温的措施,防止骑手跑单过于奔忙出现中暑状况。
“没想现在还能从平台薅到这么多羊毛。”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订单,还有许多人分享“领券攻略”“隐藏优惠券叠加”等省钱小妙招。
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显示,5日20时45分,平台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亿单,2小时后,当日订单突破1.2亿单,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。
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平台消费券补贴商家和用户3天后,平台官宣订单数超过8000万单。其中,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单,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。
7月8日京东黑板报宣布,京东外卖正式上线4个月,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单。
服务消费是当下中国消费增量的重要来源,需要去促进提振这一领域的活力。2024年,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.2%,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。但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只有46.1%,而美国约为67.5%,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平台拿出补贴确实是真金白银地刺激了消费市场,淘宝闪购方面认为,投入巨额补贴的一个显性效果是可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,同时带动消费内需,激活城市的线上线下消费活力。消费数据也体现出城市消费热情高涨,淘宝闪购上,日订单量突破百万的城市数量在过去一周翻了一倍。
与此同时,骑手收入也直线拉升。记者从饿了么了解到,对比5个月以前,如今外卖骑手收入普涨50%。饿了么还推出拉新补贴的制度鼓励扩充骑手。
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李辉表示,大力提振消费方面,平台能作为的空间不小。目前真金白银投入和执行上没有套路的对消费者的让利,对促消费的作用显而易见。另一方面,应该关注的是,他们这种卷自己不卷商家的方式,其实也能发挥商家积极性,让他们有更大空间来主动回馈消费者,这方面的空间应该还有不小,这个角度看,平台带了个头,有可能可以点燃更大的消费市场。
其次,平台拿出巨额补贴不是无缘无故的。电商平台盯上外卖,是为了抵抗即时零售对电商销售份额的蚕食。刘强东就曾透露,京东做外卖的逻辑在于供应链。“我们今天做的外卖,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。”他透露,平台外卖消费者中有40%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,“做外卖亏的钱,比去抖音、腾讯买流量要划算。”
主营外卖业务的美团进军即时零售市场,也是为了争夺电商业务话语权。“618”促销活动结束后,美团进行业务调整,美团优选收缩,全面向闪购和小象超市倾斜,并提出将拓展门店和闪电仓,小象超市未来要拓展到所有一、二线城市。业界分析,此举意图通过即时零售形成规模优势而后收获增长和利润空间。
阿里则通过巨资补贴,整合饿了么、飞猪与淘宝天猫流量,构建“电商+本地生活+供应链”的生态闭环。
但客观上,平台竞争的补贴会短期内刺激消费,促进就业岗位增加,释放消费潜力,给服务消费市场带来一些热量和亮点。
第三,消费者和骑手们短期内可以获得实惠,但经过多轮平台竞争的国内消费者也会提出,这会不会只一时的狂欢。毕竟,无论之前的团购业务出现的千团大战、还是移动出行、共享单车各类平台业务竞争时,都曾拿出大量补贴,祭出补贴,免费等措施。短期内消费者确实可以薅到羊毛,但等尘埃落定,平台又占据了主导地位,消费者和平台从业者只是参与了一场短期狂欢而已。就目前这轮补贴刺激来说,目前单量确实增加,骑手的收入和岗位必然也会增加,但他们更多的还是需要长期扎实的保障措施。在强刺激下,消费者、骑手、商家短时可能受益,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中国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充分长期的释放,而不能仅仅是短期的狂欢。希望这样补贴刺激消费市场的效应可以更健康、更持续、更稳定。
总之,目前这轮补贴对拉动服务消费领域已显现了热烈的效应,但我们更希望看到是长期的良性循环的卷质量、卷创新乃至卷科技,毕竟企业发展竞争也好,提振消费也好,重要的是行稳致远,而不仅仅是卷价格和补贴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)
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